BBC 世界服务有个Outlook 栏目,主要采访一些非凡的人物。比如在印度有个专门为性工作者中做防治HIV的医生。这个医生当然家庭背景很好,同学亲戚都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。但他决定去帮助社会中最底层的人群。
开始的时候他很震惊,被贫穷吓到了,事实超出他最狂野的想象。然后他发现这些性工作者非常不易且有智慧,“她们很多都是母亲。......她们说她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她们的孩子。......从她们那里我学到很多。”
他设立了印度最大的防止HIV的慈善机构。
他也提到他有一次去同学家做客,多年没见,他坐在装饰奢华的房间里,看见打扮精致的成功人士转来转去,觉得这种的生活真是空虚无聊(empty and meaningless)。
除非对方主动诚心请你给出建议,否则就不要动别人的因果,每个人所做的任何选择,都是建立在自己利益需求基础上的,是在当时自己的认知范围内、以及可交换范围内做出的最好的选择,既然当初做了选择,就应该坦然接受后面的结果;该走的弯路一米都少不了。
人生三大高价值:1、脚踏实地,知道自己的斤两。2、头脑清晰,知道自己所求。3、早做规划,知道以何法得。
凡是那些不理解你的人、看不懂自己的人,应该远离,不要和这些人纠缠。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现实生活中,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,去跟不同频道的人争论。只做当下要做的事情,只做恰逢实际的事情。
宗庆后的财富变化:
2007年,财富77亿, 全球排名第840名
2008年,财富70亿, 全球排名第1062名
2009年,财富133亿,全球排名第376名
2010年,财富490亿,中国首富
2011年,财富413亿, 全球第169名
2012年,财富375亿, 中国首富
2013年,财富812亿, 中国首富
2015年,财富721亿
2016年,财富1250亿,中国第3名
2018年,财富900亿, 中国第16名
2019年,财富580亿, 中国第31名
2020年,财富1050亿,中国第第36名
2021年,财富554亿, 中国排名第65名
2022年,财富1000亿,中国排名第32位
2023年,财富950亿, 中国排名第31位
宗庆后三度成为首富,当年和宗庆后齐名,甚至比宗庆后名气大,生意也大的,是健力宝的李经纬,两个人都是饮料行业的知名企业家,都是把弹丸的国企经营成了知名企业。
最终的结局,一个高居庙堂,成了全国人大代表,备受尊崇,一个成了囚犯,坐了监狱,含冤多年。如此巨大差异,是因为城市不同。一个是商业氛围浓厚的省城,一个是一言难尽的县城。
如果当年李经纬去了深圳法治,那可能就是另一个宗庆后,激情飞扬做出一番事业,而不是困在县城,被人折磨死,一辈子郁郁寡欢。
无论是生活,还是工作,无论是投资,还是创业,到大城市去,那里不仅天花板高,法治也更公平。
大家可能会对写手创作的环境氛围有误解,就是一定很文艺/温馨/有香薰/彩色键盘/蓝牙音响/满架书籍
我写了好多年,桌子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,有时候会搞个电脑支架。那种敲起来噼里啪啦的键盘对我来说就像蚊子一样,也无法忍受写的时候放音乐,因为会分心
(据我所知,这么粗糙的作者很少……)
(我要夸Mac Air的键盘,声音小很好按)
有三个测试衡量朋友关系。
见面前的交通测试:你愿意忍受多久的路途去见这位朋友?
见面时的手机测试:你愿意在交谈时多久不触碰手机?
见面后的成长测试:你隔上多久可以带着初见的探索和好奇再次相会?
我的经验是,你从小到大听到“女生学XX多好,做XX多好”--一般来说,就不要当XX。
XX包括学文科,当护士,当中小学老师,blah blah。
都是收入低的繁琐活儿,其实就是方便生孩子带孩子的,而且都是天真老人假定你能找个赚钱的男的。
等你真听话了,你就发现生活捉襟见肘。
学历过得去,说出去有面子,空余时间多,能照顾孩子,能伺候老人,收入也还凑活,男的能赚钱可以做零花,男的破产也能紧巴巴养活一家人
规律的作息,才能保证长期稳定的高效率。
一天工作下来,晚上精力通常不好,晚上9到12点看书基本浪费时间。看书像穿堂风,一阵风刮完,什么也不剩。人的思维处于惰怠的状态,看书难以激起思考。
同样的考验是,一天下来自控力用得差不多了,给自己找理由“放松放松”,不知不觉刷很久短视频,影响睡眠。
人只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,预测都会准确,照做就是。如果预测都是错的,说明根本没有认识到客观规律,也没什么好懊恼。
辩证唯物法最基本的一条是,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物质决定意识。
我们无法从一个人身上同时获得美好的性、甜蜜的爱情和圆满的婚姻,这是一道选择题。
这个事件可能会记录进历史!今天,SpaceX通过手机-卫星直连,实现了连接互联网,并成功在X上发了条帖子。这只是一台普通手机,没有任何特殊设备……
《蜗居》有一些桥段写的真的很好。昨天看到一段,宋思明因为和海藻私会,把女儿的生日忘了。这是他十二年来第一次忘记女儿的生日。宋思明很愧疚。他在内心责怪自己,反思在女儿成长过程中,自己作为父亲,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。
编剧写(大意),宋思明越想越遗憾。(略作停顿)他觉得自己想要再拥有一个孩子,从头看着一个孩子慢慢长大。
人生需要准备的,不是昂贵的茶,而是喝茶的心情。
林清玄
所有的心理问题,本质上都是恐惧。
比如焦虑型依恋、回避型依恋、自恋人格、自卑、愤怒,本质上都是恐惧,只是恐惧的东西有所差异。
心理问题多,本质上就是恐惧多,除此以外再无其他。
我从2月14号开始咳嗽不舒服,硬扛了几天,感觉不对劲,扛不住,对照诊疗手册和个人症状,应该是支原体感染,下单买了阿奇霉素片吃,但是直到今天才稍微好转。很奇怪,以往基本吃一轮就能解决问题,这次差不多吃了快三轮,上网查了一下,医生反映应该是病菌的抗药性这几年变强了很多。
很多朋友有这样的误会,我平时科学吃药,分清楚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,绝不乱吃抗生素抗菌素,那我生病了之后再吃这些药,效果会非常好。
这是错误的,你感染的细菌耐药性如何,不是由科学吃药的人决定的,而是由多少不科学吃药的人培养出来的。你自己平时吃药再科学,老天爷不会在你生病感染时,给你一个纯洁温柔楚楚动人未经人事的病菌。有多少乱吃药患者乱开药的医疗机构,那你就和所有的患者面对一样饲养出来的升级怪兽。
整个世界是一体的,每个人都不是孤岛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在公共事件中要敢于反对,要站出来发声,即便那些恶心丑陋不公平残忍的事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。
所以如果你知道很多,但你只是洁身自好,就幻想会有好的结果,那真的太幼稚了。最凶恶残忍不断升级的病菌依然会无差别的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。
长大之后总会经历一些秩序崩塌般的瞬间,意识到小时候从学校、父母、各种规训中习得的规则是行不通的。
小时候被教育要善良、懂礼貌、守规矩,努力就有回报的我们,也是在成年后与社会一次次的碰撞中知道,做好人有时会被得寸进尺,懂礼貌意味着学不会反驳和沉默,守规矩有时只是束缚了自己,拱手把天地让给了胆大的人。
想起看霉霉的纪录片有一段印象深刻,是Taylor说她小时候会写一本沉甸甸的日记,里面写着她信仰的道德准则:想让所有人认为自己是个好人。
在她前期的演艺生涯中,她无数次践行这一点——好女孩只要唱谈情说爱就够了,只要微笑着挥手打招呼就够了,只要说谢谢就够了。好女孩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,从不惹麻烦,从不叫人说三道四。
直到她自己终于受到重创,意识到这些规则从来都不会保护她免于伤害,只是加诸于她身上的便利的谎言,这套从她童年起就信奉的体系才终于轰然倒塌。
多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走出理想乡,能够活得简单轻松,不用付出很多痛苦和顿悟就能过得幸福……
但如果苦难真的避无可避,也祝我们都有重建新信念的勇气。
你们听过那个《诀别书》的小曲没有。真的很好听。我能想起宫崎骏电影里的那种画面:在一个和煦明媚、碧蓝如洗的天色里,鸟儿叽叽喳喳,人们也欢快雀跃地走在街上,没有人知道你刚刚和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东西说了再见。
钢琴和笛子的版本都很好。
自己过得不好的人,往往更喜欢来安慰你,有事没事问你最近“好点没”。
透过高频的安慰(提醒),Ta把ta内心那个可怜无助的小孩,安住在了你身上。
对低价值的事有执念等于慢性自杀。
一定要跟
“每天努力赚钱”的人做朋友
因为 赚钱的背后
藏着一个人的
认知、经验、圈子、自律、上进心
再过些年,2005 年后出生的孩子逐渐成为网络主力之后,“正月剃头死舅舅”的梗大概也就没什么人提了。
这些孩子没有舅舅。
跟一位我很喜欢又有才华的大哥吃饭喝酒。
大哥:我虚长你七八岁,喝多了说点肺腑之言。
什么是中年危机?也未必是能力差了跟不上时代了。
其实是选择少了。
你还年轻,三十五六岁,你没有孩子。你应该努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。
我是真中年了,责任多了担子重了。
年轻的时候,我自己觉得自己有能力。去哪都能混。
可现在不一样了。
我可以出国读个学位吗?不行了。我像你这么大,突然想学法语,我认认真真学了两年,现在法语比英文都好。
但我出不去了。
我结婚了,有孩子了,我走不开了。
年轻人可以换个赛道,换个行业。
去做自己真喜欢的事儿。
我不行了,我得要求收入了。
就算我的支出再怎么压缩,我老婆现在不上班,每个月低于两万,在一线城市就维持不了现在的生活了。
我已经不能像年轻时候,去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重新开始了。
我家里老人也要照顾了。
二十岁的时候想换个国家可以换国家,三十岁的时候换国家不行了,但想换行业可以换行业。
现在我四十多了,换什么都很难了。
你还可以,你想做什么,去做吧。
你老婆想做什么,你就好好支持她。
你们现在还很年轻啊。
我一顿,我今年眼看就36了,总觉得自己也不年轻。
但在他眼中,还是年轻人。
我还想起另一个大哥,我和他聊起:我心里总觉得自己知识不够,我还想学个经济学博士,要是能做到就太好了。可惜应该不行了。
他也是说:你这么年轻,想做真的可以的。
36岁在他们看都算年轻了,而我已经觉得吃力了。
各位,我也陪着喝多了,说点可能爹味的话:
年轻的还在二十来岁的关注我的各位,你们是真年轻。
加油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啊。
一起共勉。
我觉得我也许真可以。
那你们更加可以。
珍惜自己的年轻啊!
我们一起惜取少年时。
娃哈哈曾投资9亿给员工分房,我同学妈妈是娃哈哈员工,以前去他家玩,他们家都是一箱箱的单位福利,大家都羡慕的不得了。但是他妈说宗总是对自己很“抠”的人,生活朴素不享受,而且管的很细,厂里买个电风扇都要亲自签字。虽然后来,娃哈哈营销方面有点落伍了,但这真的是家特别值得尊敬的企业,没几个人做得到。同样是大佬,宗庆后是企业家,有的大佬是纯商人,企业家就是把产品和信誉放在第一位,不会急功近利,社会责任感强,对员工好,商人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益最大化,喜欢搞营销搞噱头。
想对小一点的小孩说,其实你多在社会混几年就知道了,决定你人生的东西中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天生的。在我的观念里,依次排序是:
家庭背景>大运>贵人的赏识>专业>个人努力>你当下考出来的分数
后三者有时不分先后,时而互相影响互相涵盖,所以说,除非你特别特别会考试,或者你出了社会运气特别特别好,老天爷眷顾你,把饭喂给你吃,你的路才会好走很多。又或者说,你的命运其实不由任何东西决定,而全在于你自己所想,当你愿意抛弃所有世俗的评价体系时,你的人生是一种新的开始。
我更认同张瑜的观点:以后没有“中国房地产”这个概念了,只有北京房地产、上海房地产、成都房地产……这样的地区概念。国内各区域的房地产走势分化,形成各自的独立周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