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8日文

Jan 08, 2024

TUTU WU

notion image
notion image
💡
今天叫你小土豆(其实是居高临下的恶意了),明天又把你关高速公路做核酸半个月了。我对东北没有恶意,只是整个国家都是一种权宜之计的生存法则,不要相信组织出来的“善意”
notion image
💡
繁花书里的结尾,玲子问阿宝和沪生,你们一个不结婚,一个不离婚,平时看上去都不爱说话很多东西都一笑而过,心里到底是在想什么。 阿宝说对于这个社会,大家只能笑一笑,不会有什么奇迹。
💡
《黄金岁月》看透男人的权与欲:青年时需垫脚石,中年时需强心针,晚年仅需一根拐棍
💡
网友分析:房地产市值约大约400万亿元,目前下跌30%左右,蒸发约120万亿。股市下跌40%,市值蒸发约50万亿。股市和楼市合计蒸发170万亿人民币。
💡
1月5日,资产管理达3.5万亿的金融企业巨头中植集团“爆雷”,资不抵债申请破产保护。这是大大大事,捂紧钱包,准备过冬。
💡
要把这句话挂起来:过于忙碌的生活绝对是骗局。——如果你过于忙碌,绝对身处骗局之中。
💡
部分地区村里的情况
光棍一堆,30大几岁娶不到老婆,不少都提前退休了,也不怎么想干活,每天睡到自然醒,10块钱的烟,20块钱的酒,8块钱的菜
💡
老罗讲:过了五十岁,你要盯着死亡做事。要去安排好后半段人生。
我其实年过五十之后,一直在避谈“老”,说自已是70后,但其实我是70后里面最大的,今年多大,你其实能算的出来。
我之前就了解过日本人提倡的一个概念:“终活”。 这是近些年一直在日本流行的文化,为了迎接人生终点所进行的准备活动,从40岁开始就对物质进行断舍离:
40岁,开始减少各种日常用品持有物。
50岁,处理家里大型器械工具和家电,大部分的书籍、唱片、手办等。
60岁,处理不动产。
70岁,处理掉汽车,开始依靠公共交通;处理各种收藏品。
80岁,逐步解约各类网络的ID(注销各种社交媒体账号,邮箱等)。
年轻有各种追求,贪求物质的丰盛,但到了一定岁数,要学会给物质做减法。人内心的空间就那么大,装满了物欲,快乐和幸福就无处安放了。
我理解终活就是随时可死,拎包就走。 但我到目前还没做任何安排,看来后面要逐步计划起来了。未来不给孩子、政府添麻烦,让一切变得从容,最后后静静等待人生终点的来临。
当然我也没有这么悲观,我理解的“向死而生”是,我要给自已未来确定目标:让自已的后半生活出自我,活出乐趣,活出反差。。。 虽然生活可以简单化,内心淡定化,说去养老院拎包就走,不给社会和儿女留垃圾和负担。但后半生我依然要:活出价值
我只是把死亡都在我们的规划和控制之内,实现终极的乐观主义
💡
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核心就是hk,房价上也有一条关系链,hk>深圳>广州>其他地区。hk大降了,深圳也得跟着降,别的城市亦然
💡
流浪纽约街头华人博士,身份已确认:孙卫东,高颜值的天才少年,家人也已联系上。希望海外的江苏老乡或者复旦校友,出手帮助孙卫东。下面是基本信息:复旦少年班录取;李政道奖学金获得者;物理学博士;华尔街软件工程师;物理学核心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,远超张朝阳;2007年开始流浪纽约街头。复旦大学物理专业毕业后,当时19岁的孙卫东非常被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看好,于是拿到了“中美联合招考物理学研究生计划”(CUSPEA)名额,决定留美继续深造。在美国,获得了全额奖学金的孙卫东获得了物理博士学位。博士毕业后,他留校了两年,成为一名研究员。 谷歌学术平台显示,孙卫东1997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,论文导师为哈佛博士沙金 (Carl M. Shakin),其在1992年到1999年之间发表30余篇全英论文。多篇论文发表在核物理SCI期刊杂志《物理评论》(Physical Review),该杂志由美国物理学会(APS)创办,被认为是世界上刊载获得诺奖的物理学论文最多的系列期刊。孙卫东博士论文导师沙金的官网,确认了孙卫东是其弟子,而且,惊人地发现,沙金教授是核结构和核反应相对论理论的世界领军学者。可能,孙卫东研究领域过于敏感,加之纯做物理很难财务自由,后又改读了计算机专业,随后在华尔街做过两年程序员,当时年薪13万美元左右。 孙卫东后来遇到了一位从中国东北来纽约还带着孩子的单身女人,但没想到对方在拿到绿卡后就离开了。孙卫东与前妻结婚8年后离婚了,离婚后不久,他有了回国的打算,带着3万美金回到国内,结果很快3万美金就被偷走了。可能是生活上的重大打击,让他患上了幻听、幻想症,无法继续工作,最终在2007年在纽约当起了流浪汉。 这一流浪,就是16年....
💡
一个西方很流行的价值观:“你是独一无二的。” 很多人特别吃这套,甚至会受到捧杀和挑拨,就去做一些非常侵犯别人边界的、美其名曰特立独行的事。 但其实西方人没有说的还有后半句:“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。” 哪怕当众吃翔,欧美人也有人认为独一无二。 所以独一无二真的那么重要吗?
💡
notion image
💡
好多人的离婚观还停留在荒蛮时代,才会仅凭主观臆断,对傅首尔和老刘那一对有那么多可能与事实不符甚至恶毒的猜测。
这些观念包括但不限于:两个人要离婚,必须要干仗, 必须要开撕。两个人只是因为“不爱了”而离婚,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,必须要遇到出轨、嫖娼、家暴、赌博、负巨债等失德甚至违法犯罪行为,才可以离婚。
凑合过的人太多了,所以,“不爱了就不过了、文明离婚、和平分手”才会对大众形成冒犯。王菲和李亚鹏那一对是如此,傅首尔和老刘也是如此。
当然,我也对荒蛮的离婚观表示理解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.....说到底是穷人太多了。而人穷的时候,文明、体面是奢侈品。
💡
日本有个叫“终活”的说法: 60岁时,把自己的所有金融财产,集中到一个银行账户上,销掉其它账户。 65岁时,把所有以前很爱好,但已经玩不动的器材工具收藏全部卖掉。 70岁时,搬到市中心的公寓去住。 75岁时,把自己重要的东西,收拾到一个手提袋就能提走。 80岁往后,物色好处理自己后事的人,财产分配转让做好计划,要考虑不给收拾后事的人添麻烦,尽可能让他或她能够简单的处理你所有的身后事。 中国老龄化,老年单身化正在逐年普及,日本人的这种做法也可以学习借鉴一下。
我好喜欢这种安排!简直是INFJ人的天命!前两天发现有个账户还有几千欧元突然意识到一件事:如果在生命后段没把所有金融资产盘点集中,是不是人没了,钱也没了?因为压根没人知道。
💡
追求别人的时候 你想对别人的好 全是给人添麻烦
所以很想告诫我年轻的学生们 别瞎折腾 那都没用
💡
如果想要区分好人和垃圾,就友好地、和善地对待他。好人会想办法报答你,垃圾会逐渐丢掉自己的面具。
/摩根·弗里曼
💡
中国院线电影是一个依次下降的过程。 最早1993年前后,张艺谋姜文他们是模仿黑泽明库斯图里卡,拿奖拿到手软。 张艺谋陈凯歌等人作品被封杀之后的一段时间,他们模仿好莱坞大片拍一些不伦不类的商业片,第六代导演基本没称为院线电影主流,不算。 然后到了吴京陈思诚这一代,在中美蜜月期到好莱坞深造过,算是能够模仿到好莱坞电影的大概。 再到开心麻花贾玲一代,则是小品电影,连好莱坞电影那种工业化水平都没了。 到了今年则是直接把抖音短视频连接起来放到电影院。还能买个好几十亿的票房。
💡
一些想想很恐怖的事情 1 太平天国运动只过去了150年。 2 民国军阀混战离现在不够100年。 3 小日子才走了90年。 4 长平之战的万人坑骨头还在。 5 真正和平的时间很短暂大部分都是混战。
💡
我今天跟朋友聊天,说了一个观点,就是我根据多年观察,发现啥样的夫妻可以一直过下去,啥样的早晚要散伙---也就是高质量婚姻的定律。
一直能过下去的,是:“理念一致,但是领域不同的。”
举个例子,假定夫妻中一个人是程序员,另一个人是画家。
但是他们俩都坚信“简洁就是最美的”:一个人喜欢简洁的代码,一个人喜欢简洁的画面。---这种一般就可以一直过下去。
因为:
第一,他俩领域不同,事业上谁也不能给谁当爹。
第二,他俩底层理念一致,所以在理财,装修,带孩子等生活方面,能够基于这些一致的底层理念,进行沟通。
同样地,如果夫妻双方一个搞金融,一个搞时尚,但是底层理念都是“奢华繁复就是美”:这也能过到一起去。
因为他俩也是领域不一致,但是理念一致,所以对花钱,对时尚,对生活方式可以协调。
怕就怕领域一样,工种完全一样,却正好理念完全相反的两个人结婚。
比如都是搞投资的,一个偏保守,一个偏激进---那就是天天打架。
因为既可以互相当爹,又完全无法调和。
或者都是演员,一个认为应该炒流量多接综艺,一个认为应该钻研剧本多演话剧---那也很郁闷。
同样地,前者觉得后者冥顽不化,后者觉得前者利欲熏心。
这就是互相能当爹,但是又完全无法调和。
所以,这就是为什么高质量婚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是一件很难的事儿。
因为这就要求你:
  1. 最好别找一个领域一个工种的人。
  1. 而且要跟不是一个领域一个工种的人主动交流,多有耐心,了解对方是不是跟你底层理念一致。
  • ---这就要求很强的社交能力。
💡
《繁花》证明大家都爱看玛丽苏的故事,和大学生图书馆借阅榜第一名是《平凡的世界》没有任何区别。
💡
女性如果精神贫瘠,执着于被爱,过于渴望被认可,那无论她享有各种能力与资源,都很难救她于现实的困境。
上野千鹤子
💡
最近在小红书看到有人开甜品店,问:蛋糕成本120应该卖多少钱? 我回头看了他的成本,发现那个不叫成本,那个叫“直接成本中的原材料成本”。大学课程教育我,做生意定价是要反推的,你把所有的成本和折旧都算上,有个盈亏平衡点,那个平衡点是最低定价及最少销售量,如果这个定价卖不出去那么多,这个摊子你就不应该支棱~~这莫非不是常识?做生意之前还是应该先读一本微观经济学吧

Copyright © 2024 TUTU WU